常見問題
不可以。克菲爾菌需要乳糖作為食物來源,才能正常發酵與繁殖。無乳糖的鮮奶雖然對乳糖不耐的人友善,但因為已經去除了乳糖,克菲爾菌就沒有足夠的養分,可能會導致發酵不完全、菌種逐漸變弱甚至失效。
如果真的需要使用低乳糖的替代品,可以偶爾用無乳糖牛奶,但建議還是要定期用含乳糖的鮮奶來「餵養」菌種,保持它們的活性與健康。
米黃色或是淺黃色的菌種是正常的喔。這是因為克菲爾含有優格沒有的酵母菌的關係,所以帶有一點黃色。
不行!不行!不行!很重要所以說三次。35°C以上高溫會殺死克菲爾菌種,請千萬不要把菌種放入優格機、電鍋、烤箱等加熱的電器中。
假如只是偶爾發生,菌種不會有事的。但如果發酵時間超過48小時,這時乳糖都被吃完了,菌種就可能會餓死,請盡快濾出菌寶寶並餵食新鮮牛奶。如果下次發酵出來的克菲爾奶口味氣味都正常,就表示菌寶寶健康沒事。如果味道不對,就請將菌種丟棄。
當你發現菌種或是奶克變色,如綠色、粉紅色、紅色或是黑色等等,可能就是發霉了。
請立刻把它們【全數丟棄】,千萬不要覺得某部分沒變色,就可以繼續用喔。

可以喔,菌種由細菌、酵母和蛋白質組成,成分單純;不僅口感有彈性,也有益生菌,可以加入果昔或是精力湯食用。建議食用之前不要清洗菌種,因為清洗會洗去表面富有價值的微生物,減低它的營養價值。
克菲爾菌種長得像白色的花椰菜,富有彈性。近看花紋有點像珊瑚,天氣熱的時候會有點像蝴蝶結,當變成鵝鑾石形狀表示瓶內空間不足、或是有點過度發酵了喔。顏色通常是白色、偏米白色、甚至有點米黃色(因為含有酵母菌的緣故)。如果你使用草飼牛奶發酵,菌種可能會變得偏黃甚至偏橘,因為草飼牛奶含有胡蘿蔔素,所以是正常的喔。
克菲爾菌種的生命力很強,只要菌種可以持續製造出克菲爾奶,就表示他們很健康。另外隨時注意,要給菌種足夠的食物(如:牛奶),不要讓它們挨餓。有的時候會因為氣溫變換,尺寸、外型甚至氣味有點變化都是正常的喔。但如果菌種變成粉紅色或是藍色黑色,表示大量細菌入侵,請丟棄喔。
以下是關於為什麼菌種有時候不會繁殖的常見原因:
1. 牛奶品質與種類
超高溫滅菌牛奶(UHT)、奶粉與保久乳,這些牛奶含有較低的養分,導致菌種難以獲取足夠的營養。若長期使用植物奶,可能因其成分不符合菌種所需的養分,需定期使用新鮮牛奶為其補充營養。
2. 溫度因素
菌種通常在攝氏 20–30 度之間的溫度下發酵最佳。若溫度過低,菌種代謝速率會放慢;若溫度過高,則可能讓菌種壓力過大,影響生長。
3. 發酵時間
若發酵時間不足,菌種尚未獲得足夠養分,就無法增殖。相反地,若發酵時間過長,產生過多乳酸,也可能讓菌種因環境過酸而受到壓力。
4. 發酵頻率
菌種需要定期加入新鮮牛奶才能維持活力。如果長時間沒有提供新的「食物」,它們的繁殖能力就會降低。如果常常放在冰箱冷藏休眠,也會導致菌種活力下降,生長緩慢,譬如一周發酵三天,休眠四天,而不是天天讓菌種發酵。
5. 衛生與污染
若使用不潔的器具,或引入外來雜菌,都可能破壞菌種的菌相平衡,抑制其正常生長。
6. 化學品暴露
使用含氯的自來水沖洗菌種或接觸到清潔劑,都可能傷害菌群,導致生長停滯。
7. 菌種受到壓力或損傷
過度用力粗魯的對待菌種或將其暴露在極端溫度變化中,有可能殺死部分菌群,導致菌種無法正常繁殖。
總結來說,想要保持菌種的健康、持續增殖,就需要確保使用適當的牛奶、控制好溫度、掌握好發酵時間,同時注意衛生環境、避免化學品與外來雜菌的干擾。
快速生長秘訣在於營造合適的環境。1.最佳發酵室溫為24度。2.提供營養的食物,菌寶寶最喜歡新鮮全脂牛奶。3.發酵時輕輕用湯匙將菌種分成小塊,確認每個菌種表面都有接觸到鮮奶,而不是沾黏在瓶上。4.需要時可添加一點動物性鮮奶油在牛奶中。5.最好每天持續不間斷進行發酵,讓菌種維持在最好的活性,如果中斷將菌種冷藏休眠,會影響其生長速度。
菌種在夏天(溫暖的環境)成長較快,每次發酵約可成長10%-20%,氣溫低的冬天則約5%。而體積小的菌種也成長的比體積大的來的快,主要因為其接觸牛奶的面積多,故成長快。
請將菌寶寶放入玻璃瓶,並加入牛奶淹過他們,放在冰箱就可以讓它休眠。建議每周觀察一下是否都已經變成乳清蛋白。如是,請添加新的牛奶,最多可以在冰箱連續休息三周。但休眠過後產出的透明或是乳白液體,不適合人體食用,請直接丟掉喔。請注意,經過休眠後的克菲爾需要一點時間被喚醒,所以休眠過後幾次的發酵不會很成功,請多一點耐心喔。
沒問題的,請立刻撿起來用乾淨的冷水清洗,並確認灰塵都被清洗掉,這樣就可以放回去發酵。如果你很擔心的話,就把它吃掉或是餵養你的毛孩子或盆栽吧。
不需要。克菲爾菌種其實是一群微生物、細菌與酵母菌,形成的共生系統,可以保護自身不被外界的壞菌所侵擾。當你停止過度的清洗,菌種反而生長得更好。但如果你發現菌種外面開始出現硬皮或是橘色的部位,或是曾經掉在桌面或是地面等地方,可用鮮奶輕柔的清洗即可。
可以的,小塊的菌種反而會因為接觸鮮奶的面積較多,發酵起來速度會更快喔。請留意有時候菌種會長成不同的形狀,這是正常的,不用擔心。
菌種其實比你想像的強壯喔,它們可以承受冷熱交替環境(但請注意不能拿去高溫烹煮)。甚至可以承受重壓。如果你能像照顧小動物一樣,耐心呵護它們,他們會努力長大,並且為你製造最美味的克菲爾奶。
菌種是活的,所以就像所有生物一樣,在氣溫與環境轉換時,會產生變化。氣溫高或是夏天時,菌種發酵的速度變快,奶克變稀、口味變淡、或出現塊狀。相反的,氣溫降低,發酵的速度變慢,而奶克會變濃稠。而在冷熱變化的春秋兩季(如白天很熱、晚上很冷),則會出現偶爾濃稠、偶爾稀釋的不規律狀況。 這也是克菲爾菌種共生系統的美妙之處,因克菲爾是由數十種細菌與酵母菌組成的微生物共生體,其中每一種菌的優缺點都不同,所以不論氣溫高低環境變化,克菲爾都能團結合作,製造出當下最合宜的克菲爾奶。故因應一年四季變化,每天發酵出的益生菌種類、質地與口味都會略有不同喔。
這是鮮奶中的脂肪堆積在菌種的表層,形成橘色的硬皮。可能的原因:鮮奶換的不夠勤-如曾放在冰箱內休眠、曾用於鮮奶油的發酵、或是讓菌種沒有全數浸泡在牛奶中,而接觸空氣。另外,使用非均質化牛奶也會造成菌種接觸大量脂肪而硬化。 解決方式很簡單,只要將菌種放入乾淨清水或是克菲爾奶或是牛奶中,用乾淨的雙手輕輕搓揉,讓外層的硬皮剝落即可。去除不了的頑固硬皮,可以用果汁機略為攪打幫忙。
當天氣炎熱,或是當玻璃瓶裡牛奶太少、菌種太多太擠,就會出現菌種延伸變形的狀況,看起來像蝴蝶結,可能是因為它們被擠壓,而需要特別伸展而尋少食物來源。但這僅僅是形狀改變,不代表菌種不健康了喔。改善方式有,增加牛奶、減少菌種用量,或是將它們放到溫度比較低的地方發酵即可恢復原狀。切記,在過濾過程中,不要用力擠壓菌種喔。
變形很正常的,不需要擔心,不會影響發酵的效果。以下原因都可能導致菌種變形。氣溫/季節變化、牛奶與菌種比例調整、更換牛奶品牌(因其蛋白質/脂肪/維生素成分不同)、瓶身較小而擠壓菌種。
正常的,菌種含有一點二氧化碳,密度低於牛奶所以會浮起。但如果菌種有變色狀況,外觀顏色比較暗沉,這時的浮起可能是因為曾被凍傷、接觸熱源或外層產生硬皮,建議丟掉這些受傷的菌種喔。
我們自己最推薦義美全脂鮮奶(寬鬆高溫短時間殺菌)。
當然,你也可以選擇嘗試使用不同的品牌鮮奶,但請避開(超高溫短時間殺菌的品牌UHT)。
在全脂鮮乳餵養的菌寶寶往往活力更充足也更健康,因為菌種需要鮮奶中的各種營養,如乳糖、蛋白質與脂肪。
參考下圖我們做的鮮奶品牌整理
是的,每次發酵時間應為24小時(可前後加減一點,20-26小時之間,不要超過36小時),每天換新鮮牛奶的菌種會長的特別健康,發酵出的克菲爾奶也會比較順滑好喝。如果你要遠行,玻璃瓶中加入鮮奶淹沒菌種,冷藏冰箱裏面讓它們休眠,最長可以放三周。也請每7天檢查一下,如果牛奶都化成透明的乳清蛋白,請替換牛奶。
只要好好照顧,克菲爾菌種可以【發酵無限次】。克菲爾菌種是天然有機體,只要給予充足的食物以及適合的環境,菌種就會不斷長大跟變多,多的還可以分給親朋好友呢。所以只要購買一 次,就可以讓你永永遠遠的發酵奶克,比起市面上只能做一次優格的菌粉,真的是經濟實惠太多了。
克菲爾發源於2000年前的高加索山脈,外表是白色的團狀物,表面有點凹凸不平,看上去像小小花椰菜。克菲爾這個由三十多種細菌與酵母菌形成的共生體,在適度的照顧與餵養牛奶下,可以一直重複使用,源源不絕的製造人體需求的益生菌,所以也被暱稱為菌寶寶。
因應不同的氣候與環境,各地出產的菌種既相似又有自己的獨特性。有的菌種發酵出的奶比較甜、有的比較快、有的比較濃郁。甚至同一群菌種,根據季節氣溫變化,口味與外型都會有所變化。而餵養菌寶寶好像是每天在學習,不需要執著每天都要同樣的質地與口味,因為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樣,會漸漸長出自己的樣子,天天給你不同的驚喜喔。
其實花椰菜種大小是一種迷思,同樣是花椰菜種,尺寸也會隨著環境氣溫、牛奶品牌、生長階段,而千變萬化,所以尺寸跟樣貌其實不太重要。
菌種可以小約米粒,也可長大到15公分,而且,大的菌種並沒有比較好。小小的菌種因為接觸面積較大,發酵的速度反而更快,製出的克菲爾奶也更濃郁好喝。請以請你放下,大即是美好的觀念吧!